职业规划案例:从兴趣出发,找到新起点

阅读:2633 喜欢:0

  一项调查显示,关于找工作,有高达70%的网友选择愿意接受靠父母“关系”得来的工作,这也反映出如今工作难找的现实。

  案例:

  Sara毕业于XX大学IT技术专业,硕士学位。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,家人普遍认为IT这个行业前景好,好就业,Sara也很争气,高分被XX大学录取。大学四年,Sara成绩优异,又在这个专业方向上考取了研究生,一切顺其自然。然而也可能正是因为太顺利了,谁也不会去想、去问:Sara真的喜欢并适合做IT么?

  硕士毕业后,Sara在父母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IT公司工作,担任程序设计。工作不到一年,Sara发现这一切和在学校看书考试完全不一样,每天就是不停地对着电脑处理代码,连喝水的时间都很少,更别说和同事有什么交流。碰上做项目,还要没日没夜的加班。Sara对工作越来越反感。一进办公室,就觉得暗无天日。

  对工作的抵触情绪逐渐加深,Sara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差。她跟父母说了自己的问题,但父母觉得她只是工作压力大,劝她多注意休息,并没在意。然而没过多久,Sara因为工作繁忙而跟男朋友分手,事情就像被点了引线的炸药,一股脑全爆发出来了。

  对工作的厌倦和抵触,Sara再也无法承受了,她递交了辞呈,发誓再也不踏进IT业。回想往事,母亲十分自责,后悔当初没有考虑周全,就给女儿安排了一条“错”的路。

  解决方案:从兴趣出发,重新找到起点

 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,Sara对IT技术及与之相关的工作完全不感兴趣,机械呆板的工作内容、枯燥封闭的环境都与她的职业性格大相径庭,属于典型的人职不匹配。

  他发现,Sara在艺术审美方面有很浓厚的兴趣,对服装、搭配、时尚、色彩等很有感觉,闲暇之余看了很多资料,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此外,在Sara看来,女孩子花心思在这上面,比起枯燥乏味的代码和千篇一律的技术工作有趣多了。IT做久了,Sara感觉自己完全不像女孩子。

 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判断,职业规划师建议Sara可以转型到形象设计领域工作。但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,一切要从头开始。职业规划师给她出了两个方案:第一,寻找个人形象设计工作室,从基层的助理做起,积累经验,同时能有一个缓冲和适应的阶段,之后再慢慢往上发展;第二,出国留学深造。Sara有较高学位,英文不错,选择出国深造是个不错的选择。目前Sara的经济条件、个人能力等也都能达到要求。在与父母深入沟通后,Sara决定出国深造。

  案例启示:职业选择自己来掌舵

  一项随机调查发现,在求职过程中,50%~60%的大学生主要通过人脉途径来获取求职信息或机会。其实,这中间大部分是老爸老妈在背后操心。如果家里有资源,能帮上忙是好事。然而,子女“被安排”过度了,也会出现很多后遗症。职业规划专家认为,职业问题首先要自己把好关:首先,要有自己的目标。很多人工作没方向、没目标,浑浑噩噩。其实培养目标感、树立目标在读书期间就应该开始;其次,要坚持自己的兴趣;最后,要尽早计划未来。“职业规划是越早做越好。”

标签:
喜欢
推荐阅读